1.时间:2022年12月10日-11日 2.腾讯会议号:979-2330-9713
3.会议联系人:徐丽萍
会议环节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时间安排 | 主持人 |
旅游与地理系系主任 | 徐丽萍 教授 | 实习情况介绍说明并介绍与会嘉宾 | 10:00-10:10 | 王月健 教授 |
院领导致辞 | 王磊院长 | 介绍学院发展 | 10:10-10:40 | |
院长代表致辞 | 李忠勤 研究员 | 天山站与会嘉宾介绍,关于开展“野外云实践”经验 | 10:50-11:10 | |
学术报告 | 李忠勤 研究员 | 冰川国际化研究 | 11:10-12:00 | 徐丽萍 教授 |
王飞腾 研究员 | 冰川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 12:10-13:00 | ||
刘彤 教授 | 科考进展 | 13:00-13:50 | ||
李发源 教授 | 黄土高原考察及数字地形实验 | 16:00-16:50 | ||
邓海军 教授 | 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17:00-17:50 | ||
杨昕 教授 | 黄土高原勺状沟壑及其环境依赖性分析 | 18:00-18:50 | ||
徐丽萍教授 | 学生研讨活动 | 19:00-19:50 | ||
第二天 | ||||
学术报告 | 王璞玉 研究员 | 冰川冻土科考 | 10:00-10:50 | 王月健 教授 |
杨昕 教授 | 城市三维形态分区及景观特征研究 | 10:50-11:40 | ||
徐春海 助理研究员 | 冰川监测新的技术 | 11:50-12:40 | ||
马利邦教授 | 多元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探究 | 16:00-16:50 | ||
叶茂 教授 | 科考阶段性进展及树木年轮环境演变研究 | 17:00-17:50 | ||
牟建新 | 野外监测经验及安全事项 | 18:00-18:50 | ||
王月健教授 | 学生研讨活动 | 19:00-19:50 |
学术报告
题 目:冰川国际化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李忠勤研究员
简介:
李忠勤,博士,研究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李忠勤长期从事冰川学研究,曾参加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两次赴北极斯瓦尔巴岛开展冰川学考察;多次组织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和祁连山冰川学考察研究。在大陆性和干旱区冰川学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建立和完善了面向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冰川监测网络数据平台,推动了地基激光扫描技术在冰川观测中的应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地冰川模拟预测模型,模拟预估了西北干旱区冰川未来变化,揭示出冰川消融的四大机理和冰川未来变化的主控因素,得出到本世纪末中国大多数小于2 km2的冰川将会消融殆尽这一重要结论。分析阐述了干旱区冰川水资源未来变化的时空格及其影响,为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主持国家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中科院重大专项和新疆发改委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25篇,被引用2789次,出版专著12部,获专利9项。国内外多种相关主流杂志编委和审稿人。获省部级奖励或荣誉10余项,包括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
题 目:冰川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王飞腾 研究员
简介:
王飞腾,男,1980年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站长。主要从事冰川和冰雪产业研究。“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赛事用雪保障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北京2022年雪务保障关键技术研发工作,目前担任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冰冻圈监测计划(GCW)专家组委员和第三极区域气候服务中心(TPRCC)专家组委员;担任SCI期刊《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客座主编、《冰川冻土》和《极地研究》编委。2011年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22年负责的“赛事用雪保障”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全院共14项)。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
题 目:科考进展
报告人: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生命科学学院院刘彤教授
简介:
刘彤,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然自法道态兵团重点实验室主任,新疆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恢复生态学、入侵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获得国家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5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70余篇,制定自治区地方标准1项,发明专利2项。
题 目:黄土高原考察及数字地形实验
报告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李发源 教授
简介:
李发源,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毕业于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定量地貌学和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的研究,在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Geomorphology、Zeitschrift für Geomorphologie、Transactions in GIS等SCI、EI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苏省精品教材奖。现主持(含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4项,参与了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10余项。 代表性成果核心创新:1)在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上,完善了黄土高原地面坡谱的理论及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黄土地貌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化规律;2)以沟沿线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GIS空间分析方法在黄土地形、地貌研究中的应用,探索出一套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GIS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3)首次提出了坡面景观结构的研究方法,将数字地形分析、景观生态学和遥感图像处理的相关研究方法融合起来,探索黄土地貌不同形态坡面的时空变化特征,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黄土地貌的发育特征;4)基于高精度模拟地形数据,研究了在降雨驱动下黄土小流域地貌的精细变化过程,为深入探讨黄土地貌演化过程与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题 目: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报告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邓海军副研究员
简介:
邓海军,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资助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地理系访学;福建省水利学会理事,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寒山区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讲《现代水文学与水资源》、《计量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等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7篇,其中ESI1%高被引论文1篇,SCI论文被引1700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代表性成果核心创新:① 提出了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山区流域水资源变化的技术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天山山区冰雪、降水、水储量、径流等影响,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对高寒山区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特征;② 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了高亚洲和中亚地区水储量,解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亚地区水储量变化的影响,融合降水、冰川、积雪等多源数据,解读了气候变化对高亚洲区域水储量变化的影响,识别了青藏高原内流区水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和组分表征。研究成果作为代表性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4)。
题 目:城市三维形态分区及景观特征研究
黄土高原勺状沟壑及其环境依赖性分析
报告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杨昕教授
简介
杨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DEM及数字地形分析、GIS空间分析、城市景观、地貌分析等方面研究工作。主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地学分析》、《ARCGIS软件应用与开发》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1项,省厅级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第二主持人)。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出版教材6部,获专利7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7项。
题 目:冰川冻土科考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王璞玉 研究员
简介:
王璞玉,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导。阿尔泰山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观测研究站站长、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长期扎根高寒山区,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冰川野外考察和定位观测为基础,围绕冰川变化事实调查、冰川变化机理与过程分析、模拟预测研究,获得系列性研究成果和进展。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SCI 25篇。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甘肃省科技成果奖。已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担任科技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课题负责人。现担任《冰川冻土》青年编委、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理事、中科院青促会兰州分会委员会委员等。
题 目:冰川监测新的技术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徐春海
简介:
徐春海,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在冰川变化过程与机理、雪冰演变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课题)5项,是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研究骨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0篇,参与编写专著/评估报告3部。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奖项10余项。近5年内在新疆20余个高寒地区开展冰川、积雪野外考察工作,在寒区观测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报告题目:多元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探究
报告人: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马利邦 教授
简介:
马利邦,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兼任甘肃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地理、环境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副主任、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副主编等职务。主要从事城乡发展与空间规划、乡村转型与重构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等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类项目30余项,获得第25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励10余项。在《地理学报》《Journal of Rural Studies》《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题 目:科考阶段性进展及树木年轮环境演变研究
报告人: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叶茂教授
简介
叶茂,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学科教学(地理)方向负责人、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新疆地理学会会员、自然地理学会委员、第一届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地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研学旅行研究中心委员。主讲水文学、地理科学导论、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从事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树轮生态学和新疆地理教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地区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联合基金子项目2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科研论文几十余篇。
题 目:野外监测经验及安全事项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牟建新 工程师
简介:
牟建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2019年毕业进入中科院新疆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负责台站日常运行和野外观测,近几年现场组织开展并完成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春、秋季综合观测/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东天山(博格达峰扇形分流冰川/四工河4号冰川/哈密哈尔里克山庙尔沟冰帽及榆树沟冰川)、西天山(托木尔峰72号冰川)、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16号冰川)和阿尔泰山(木斯岛冰川)的年度观测工作,并参与祁连山(七一冰川和八一冰川)、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大、小冬克玛底冰川和藏东南的帕隆94号冰川)的冰川观测工作,参加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和新疆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等项目,发表论文15篇,相关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和动力过程模拟》、《冰冻圈地理学百科条目》和《谢自楚先生纪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