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科研

新突破:永利官网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王振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旗下子刊

发布时间:2024-09-28浏览次数:18文章来源: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

近日,永利官网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水利部滴灌节水高效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暨“干旱区滴灌节水兵团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王振华教授围绕长期膜下滴灌可持续最新研究成果“Mulched Drip Irrigation: A Promising Practic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China’s Arid Region”(膜下滴灌:中国干旱地区可持续农业的实践应用)在线发表于Nature旗下子刊《npj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膜下滴灌作为兵团创制的绿洲农业重大革命性技术,以显著的节水控盐、增产增效特征有力地推动了荒漠与盐碱地向绿洲良田转变,从根本上推动了干旱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全疆膜下滴灌面积已超过7000万亩,并推广到国内其他省份和中亚、非洲等国家,然而长期规模化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是否会导致水盐失衡,是否影响土壤微生境和质量恶化,膜下滴灌在干旱区能否长期可持续等问题,受到广泛讨论和各方关注。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2009开始连续15年对6个膜下滴灌应用典型地块进行定期取样与长期原位定点观测,分析测定了土壤盐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等典型指标,系统研究了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生境要素的演变机理与特征趋势。

研究发现,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在生育期向根区外侧迁移并于膜间表聚;在非生育期,耕层盐分整体不断向深层运移,棉田土壤盐分储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长期膜下滴灌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耕层团聚体稳定性不断增强,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重建与稳定,土壤养分固存能力亦不断增强,因此,优化长期膜下滴灌制度及灌排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形成土壤低盐区,提升土壤质量和地力,保证棉花持续高产稳产。

本文通过对膜下滴灌长期应用可持续性进行全面和多维度评价,构建了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明确了膜下滴灌棉田膜间盐分累积是土壤盐分水平迁移表聚而非次生盐碱化的结果,证明了膜下滴灌在干旱区持续应用和规模化推广的可行性,打破了外界对膜下滴灌技术不可持续的质疑与担忧,对膜下滴灌长期规模化可持续应用及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结论也为全球干旱区膜下滴灌应用推广与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npj Sustainable Agriculture》于2023年创办,属于Nature 旗下高质量子刊npj Series的核心期刊,该期刊致力于探讨如何通过可行的干预措施,推动全球农业系统向更高产、对环境更友好以及更公平的可持续农业与粮食体系的转型。期刊编委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依托Nature集团内部编辑团队的专业实力和出版平台优势,着力打造可持续农业领域的国际最高水平学术期刊。

永利官网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王振华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四川大学郭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通讯员:王平书)


                                                  


最新更新